多措并举 精准发力 西关分公司全力攻坚漏损治理 本报讯(报道员 刘卓)今年以来,西关分公司全面落实集团公司漏损率治理攻坚部署,以“精准分析、快速查漏、高效治漏、增量增收”为核心,融合区域网格升级管理、技术赋能、管网平差、分级质检等精准措施,构建起全链条精细化漏损治理体系。截至5月,西关分公司漏损率降至30.28%,较计划目标下降0.8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4.56个百分点;修复直埋管线漏水问题49处、地沟漏水问题7处,维修维护闸门井室20处,掐断老旧废线2条;同时完成售水量计划,且增收水量49.76万吨,实现节水增效与民生保障双赢。 科学规划强责任 体系构建固根基 西关分公司系统谋划、精准发力,采取多项硬核举措扎实推进漏损治理攻坚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精准施策定方案。针对辖区特点制定了《2025年度漏损治理方案》,将乐园二区等5个重点三级流量治理区域、西团山等8个盲肠区、解放路与长春路东DN150等4条老旧废线列为重点治理对象。二是三级联动压责任。建立“班子包保、部门协同、责任到人”三级责任体系,依托97个区域网格,对网格水量形成“日调度、周考核、月总结”,确保任务到人、指标落地。三是赛马机制促落实。推行“综合所、调度科、班子成员”三级管网漏失排查及溯源追责机制,在四个综合所间开展治损“赛马”,结果作为“红旗班组”考核依据;每周召开漏损治理调度会,坚持“一会一表”考核,各组汇报进展与问题,共同商讨方案,及时调整措施;班子深入一线指挥调度、协同攻坚,提升管网精细化管理,确保措施见效。四是奖惩分明激活力。出台《漏损率目标治理奖惩方案》,实行当月兑现,有效激发全员攻坚动力。 智慧水务赋新能 精准查漏提效率 西关分公司依托智慧水务平台,深化“漏损治理11法”应用,打造“线上动态监测+线下排查治理”高效协同机制。截至5月底,通过“人机协同”闭环,主动监测发现并修复漏水点76处。 一是闭环管理显高效。专人每日动态监测区域来水量及重点治理区域夜间瞬时流量。发现数据异常,立即启动“数据监测-人工分析-高效查漏-快速抢修”闭环流程,显著提升漏水点发现效率与定位精度。西大综合所在夜间流量监测中,发现北山南区域瞬时流量异常升高至15m3/h,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经过数据分析初步判断存在暗漏,维修人员经过几小时细致排查,在7号楼地沟发现一条De32PE管线断裂。修复后该区域瞬时流量降至0.6m3/h,实现日减水量345.6吨。红旗综合所依托智慧水务平台监测数据,发现四合田园小区日流量达到915m3/d,高于412m3/d正常流量,维修人员经地毯式摸排,在48号楼楼前定位到DN110供水管线暗漏并修复,实现日降来水量503吨。 二是领导垂范攻难关。经理闫俊高度重视智慧水务平台的管理与运用,每日必查平台数据。5月中旬,他通过分析发现长春西路立交桥DN600流量计示值异常,判断存在暗漏,随即亲自带队沿长春路立交桥至长春西路展开排查,连续三天翻找百余个井室,最终在长春西路肘子里饭店门前3米深主下水井井根处发现清水渗出,锁定并紧急修复断裂的长春西路DN150老旧管线,实现日降水量500余吨。 聚焦难点求突破 综合治理见成效 针对漏损率高、群众诉求多、社会影响大的重点区域,西关分公司靶向发力、专项攻坚,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实效。 一是老旧小区攻坚。针对管线老化严重、欠账多、诉求集中的西大小区,西关分公司组建攻坚组,运用“漏损治理11法”,加大巡查换管、利用智慧水务监测流量与压力、及时管网平差防漏保压。5月14日,西大综合所通过智慧水务平台监测到西大小区瞬时流量达到60m3/h、日流量2169吨,数据异常偏高。经日夜排查、分段关闸测试,准确定位并修复DN63直埋供水管线漏水点1处、地沟漏水1处。修复后瞬时流量降至32m3/h,来水量降至1,631m3/d,日减水量538吨。 二是“盲肠”区域治理。西关分公司采取“一区一策”方式分区治理,有效提升管网末梢治理成效。主动加装3块普通水表支撑精准计量;针对白山一、二队平房区水压低、无水等问题,推动改造落地,除增设12处临时用水点外,为55中学及马家泵站新建DN500供水管线(替换原DN300),并在原管线上加装阀门人工调压降漏,逐步关停老线;针对西团山平房区高漏失问题,排查修复2处DN32管线漏点,日降来水量80m3/d,其整体改造项目已启动;针对红旗一、二队平房区漏失问题,实施夜间(21:00-次日5:00)人工关闸调控,日降来水量80m3/d;针对待拆迁的长春西路平房区,协调掌握拆迁进展,通过阀门调节实施低压供水控漏。 三是长效机制筑屏障。针对老旧管网易爆管问题,通过科学调节泵房压力实现管网平差“削峰填谷”,优化管网运行,减少爆管暗漏,延长管网寿命;区域治损见效后(如西大小区、金岸名苑抢修任务后)及时精准调压,保障供水的同时有效降损。搭建供水管网数字平台,集成GIS地理信息与实时监测数据,结合历史记录提升维修响应速度与精准度。坚持分区施策,立足自维自修,以小改造解决大问题,如自改独立路170米De63PE管线,临江泵房瞬时流量下降10 m3/h,日降来水量240吨;对船营区老旧小区市政施工频繁导致的损管问题,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控”,采取“快速响应+精准定位”策略,高效完成直埋维修7件、闸门井室维修2处、自主掐管更换管线2处。同时,加强维修服务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减少停水时间、半径及漏水量;统筹计划性维修,利用水箱清洗等时机错峰作业(如碧水山城夜间换阀),减少用户用水影响,提升服务满意度。 精细查收促增收 多级质检保实效 在严控漏损的同时,西关分公司着力强化营业查收精细化管理,推行“重点治理+多级质检”双驱管理模式,形成“指标分解-过程管控-质检监督-绩效考核”全链条闭环管理,围绕年度任务指标和精细化服务目标,发挥“三级”质检作用,实现查收效率、服务质量与经济收益同步提升。 一是用水普查夯实数据,激活存量增收。对辖区大单位、特业及非居民用户开展全覆盖、地毯式普查,结合历史数据、季节变化规律及同行业平均用量比照分析,锁定异常用水户并跟踪验证,确保应查尽查、应收尽收。3-4月累计发现问题903件,追回存量水11668吨,追缴水费4.6万元。4月居民见表率达96.38%,同比增长0.45个百分点,有效实现增量增收。 二是远传水表验表核查,保障计量精准。系统性实施远传水表开箱验表,核验机表数据一致性。累计发现计量问题535件,实现增量4,920吨、增收2.01万元。 三是三级质检强化管控,提升服务效能。建立“综合管理所每月‘质检一个区’、稽查部门实施针对性重点质检、分公司班子带领后勤人员每月抽检”三级质量管控,形成“专项质检、交叉互检、奖励激励”三位一体管理。1-5月完成8个区域质检,纠正差错215件,追补水费2.26万元。 四是错时稽查整肃市场,形成震慑效应。稽查人员以报表分析与季节性需求为依据,采取“夜间蹲守+错时错日突击检查”方式,有效整肃用水市场,形成显著震慑效应。1-5月查处违章用水18件,追缴水费9.32万元,形成有效震慑。其间,稽查人员在5月15日凌晨1时至4时30分的突击夜查中,发现3家私拆水表违章用水行为,追缴水费13,309元。 西关分公司通过“科学治理+全员参与”模式,在漏损控制与供水服务间找到平衡点,通过系统化、精细化的治理举措,切实提升供水服务质效,强化漏损管控成效。分公司将继续锚定全年漏损治理指标,承压奋进,全力冲刺,确保顺利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