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吉林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吕东平

摘自(中国供水节水 201952906版)

一些颇具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从资本管理转向资本管理加人本管理。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

吉林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有控股公益性企业,在成立12年以来,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变化,更新思想观念,大力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保障民生、保障城市发展主题,打造具有水务特色企业文化,将水务事业引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具有92年发展历史的吉林水务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由过去单一的供水企业壮大为拥有4个全资子公司、2个控股子公司、3个参股子公司,员工规模2000人、总资产近15亿元,集自来水生产与供应、再生水生产与供应、污水处理、水表检定与安装以及工程设计于一体的全链条城市综合水务集团。

科学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意义

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早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形态诞生之时,就存在企业文化。但是,人们对这一文化现象的熟悉和研究,则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并倡导企业文化理论的是美国的治理学者。美国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引起日本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强烈反响,并相继波及其他国家,由此兴起一股世界范围的企业文化热潮。企业通过对企业文化进行整理和完善,全面总结企业文化建设成果;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员工的凝聚力,规范员工的行为,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在调动广大员工爱岗敬业积极性的同时,使广大员工安居乐业,切实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让广大员工在企业工作、生活得有幸福感、安全感、依靠感和关怀感,幸福指数有明显提高。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文化基本含义是指企业在一定价值体系的指导下的那些普通的、稳定的、一贯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它不仅体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制度方面,也表现为企业的日常工作行为。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理论性概念是借鉴时代发展的先进观念,结合企业实际产生的新理念,在长期工作中所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一种价值取向。企业文化为广大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主要内容有:精神文化(包括组织目标、精神文明建设、单位形象等);制度文化(包括组织机构、管理理念、规章制度等);物质文化(包括单位建筑物、设备、荣誉牌匾等)。企业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广大员工共同努力,不断地提高员工文化素质,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和发展企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建设。

深化企业精神的塑造和培养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统一价值观和统一行为规范的核心。吉林市水务集团作为一个国有控股的公益性企业,承担着为全市居民和企业提供供排水服务的社会责任。近些年来,集团公司以“发展水务、造福江城”为企业精神,在引导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致力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水务事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深化这一企业精神,对保障和促进水务集团实现水务集团第二次党代会规划的未来发展的远景目标,总结和传承92年水务优良传统,激励广大员工继续弘扬水务精神,再创水务事业新辉煌,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特别是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和要求,要更加自觉地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融入集团公司发展的始终,在坚持和深化“发展水务、造福江城”这一企业精神上不断推进探索和实践。

全面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坚持“保安全、促服务”的工作总基调,一切从吉林市发展的需求出发、一切从吉林市改善民生的需要出发,按照可持续和适度超前的原则,量力而行,稳步发展。

全面树立创新意识。坚持创新发展,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回避矛盾,自觉地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去破解问题和矛盾,形成克难进取、奋力作为的团队素养和工作氛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水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务集团始终把服务放在首位,大力推进服务创新,忠实践行水务服务宗旨。水务集团把水质问题视为企业命脉,严格履行“不合格的水一滴也不能送”的郑重承诺。集团水质管理检测中心,成为国家认定的吉林省供水行业第一家具备106项水质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2018年,水务集团开展了“水质管理年”专项行动,对供水水源水质、供水厂出厂水质、市政供水管网水质、二次供水储水设施及二次管网水质、供水设施建设、改造、维修过程中水质等进行全方位管理,建立水质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出厂水浊度小于0.8NTU,管网水浊度小于1.0NTU。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自觉地为居民和企业服务,始终以让群众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为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努力创新和完善服务方式和服务方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吉林水务坚持围绕用户做文章,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在城区设立14个维修站点,配备了近500人的维修队伍,“小修不过夜,大修连续干”,每年授理维修涉水问题3万余件。从2016年起持续开展“保安全、促服务”活动,根据工作实际,变三级服务联动网络为一体化调度平台,重组成立5个集用水查表、收费、质检、稽查、水表与室内外供水设施维修于一体的综合性经营分公司,变线式服务为区域综合服务,实现了辖区居民所有涉水问题“一站式”解决。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大局,以有利于全市发展和集团公司发展为大局,一切从大局出发,讲大局、讲团结、讲配合、讲贡献,努力打造“团结、高效、奉献、包容”的团队。吉林水务建立公开集团网站、微信公众号,公布用水服务信息、业务办理流程、宣传用水政策,收集和处理网上涉水民生问题,监督员工从业行为。2019年,集团公司开展了“双效攻坚”活动,将对外服务的工作效率和实现社会效益放在了公司工作之首位,使“民生为先”、“服务为本”的服务宗旨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服务实践。

牢固树立优良的作风。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大力倡导“清廉、敬业、和谐、务实、创新、学习”的六种风气,一切工作做到“快、实、细、新”,“落实落实再落实、过细过细再加细”。立足于打造快捷、便利、温馨、周到的服务形象和品牌,吉林水务集团建立了同城联网平台,全市用户可在吉林银行、交通银行等实现跨区缴费和信息查询;开展“服务进社区”活动,利用社区QQ群、微信群及时了解民情;推行客户经理管理模式和年缴费制,客户经理主动走访用户征求意见,让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贴近百姓,实现了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实现了“只跑一次”的服务目标,群众满意率长年保持在98%以上。

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意识。坚持用感恩的思想和情怀对待工作,常怀感恩社会、感恩企业之心,时时做到爱企如家、爱岗敬业,主动高标准承担岗位责任,自觉地为维护企业形象和推进企业发展拼搏工作,以创造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率、一流的质量、一流的业绩为目标,积极开创行业一流、集团一流和岗位一流工作。公司党委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创新等工作紧密结合,以党的建设引领了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统一了党员干部的思想,增强了全体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创新活动载体,组织开展了以“亮身份、比作风,亮职责、比技能,亮承诺、比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三亮三比”活动,各基层党组织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的结合日益紧密,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爱岗敬业精神、服务意识明显提升。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为水务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单位共同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自觉的把个人的前途和理想与单位的发展和目标紧密相连,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理解、关爱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目的,推进企业发展。吉林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在成立的12年里,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大胆实践,在党委主导下先后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以企业精神、厂歌、厂徽、吉林水务报、企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具有企业特色、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构建,确立了“发展水务、造福江城”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精神,以培树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经营、勇于创新、优质服务、服务大局、务实作风、爱岗敬业”等六种意识,使之真正成为集团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自觉认识和行为。坚持对员工进行感恩的思想和情怀的教育工作,号召他们常怀感恩社会、感恩企业之心,时时做到爱企如家、爱岗敬业,主动高标准承担岗位责任,自觉地为维护企业形象和推进企业发展拼搏工作。2019年,集团公司党委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要求要以党支部为单位,创办水务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对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提升群众对集团的满意度,树立水务形象。

实施制度文化建设,为水务发展夯实基础

制度文化建设是运用文化特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内容,以文化培养为基本方法,以开放性、适应性、连续性、改进性的特点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联系,接受社会上的新思想、新文化和新理念,以提高单位的管理理论、思想和模式,

属于管理范畴的文化。

集团公司成立之后,深化机构体制改革,整合机关部室和供水厂、分公司、子公司职能,组建了污水公司和地下水经营管理公司,有效强化了基层服务功能和力量,使集团架构和管理链条迈向了现代企业发展方向;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以责定岗、以岗定员、减少20多名中层经营管理职数的基础上,对中层经营管理者全面实行了“竞争上岗、聘用制”,“风险抵押、责任制”,“目标考核、淘汰制”;在东北三省各水司中率先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成为东北三省首家具备ISO管理认证的水务企业,成为覆盖水厂生产、营修服务、内部管理等公司全面工作过程的指导制度和行为规范,有力提高了执行力和工作效能。2014年,营业系统落实“首问负责制”,调度系统和受理程序进一步规范。2015年,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以厂网分离、独立核算、责权利对等管理模式为原则,在公司现有制度、规范的总体框架下,给予供水厂、营修分公司人、财、物等方面相对自主的管理权限,实行模拟法人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由过去的集权管理转变为责权利对等、相对自主的经营,以客服化、扁平化、一体化为措施,逐步向流程管理过渡,有效激发了干部员工增收节支、创新管理争创佳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7年又在营业系统设立480个客户经理,全面推行以客户经理为核心的区域网格服务新模式。在持续管理创新的基础上,水务集团将2018年确定为“制度建设年”,全面疏理、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和内控制度,减少管理中的人为因素,用制度管理,按制度办事,实现流程化现代企业管理。水务集团坚持将改革创新融入企业管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创新管理理念,转换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能,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9年,正值建国70周年,水务集团将立足新起点,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新一轮东北振兴和国企改革大潮中,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不忘初心,戮力拚搏,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开创水务事业新局面,续写水务发展新篇章。